电影《平凡英雄》会是这个国庆档的“破局者”!因为“打破常规,拯救生命”是第一波观众们的共同感受,有人讲:
没有任何一个人因为“这不符合规定”而去耽误哪怕一秒钟
人们为了拯救生命在不断的打破规则
(相关资料图)
是的,我们国家从不缺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英雄,而更难得的是,其实在每一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都涌现出无数朴实无华的平凡英雄。
有人讲:
真的不是我泪点低,真的是绷不住
各行各业的人为拯救生命不断打破常规
所谓平凡英雄,他们并没有什么“超人”之举,而只是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到了极致,在关键时刻没有考虑这符不符合规定?而是通过自己的职业判断和人性的光辉为生命打破规则!
今天,一部讲他们故事的电影《平凡英雄》来了!而电影好不好看,观众是最有发言权的,为电影打call的评论比比皆是:
超出想象,特别感人
把真实事件般上大银幕并不容易,影片节奏控制的非常好
感人至深的温暖和力量
仅凭三言两语就能看出大家对于这部电影的称赞已经溢于言表,它到底如何好?我将大家的真实评价总结为三个爆点。
爆点一:8个小时,1400公里,戏里戏外,急上加“疾”
电影改编自一起真实事件,整个事件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紧急!
这也是我说“急上加急”第一个“急”
事发地点在新疆和田县,当晚8点多,一名7岁男孩遭遇意外,造成右臂断掉。此刻他距离可以接臂的黄金时间只有8个小时。而可以做这种手术的医院却远在1400公里外的乌鲁木齐。(以下是知情网友的留言)
时间紧,路途远,同时还要确保7岁男孩生命体征的稳定,没有比这再急迫的事了。因为这1400公里的路程并不包括从他受伤的地点到达当地医院进行初步诊断和紧急处理然后转至机场的那一大段,仅仅是乘飞机从和田机场航行至乌鲁木齐地窝堡国际机场就要1400公里!(以下是当时的新闻截图)
也就是说在这8小时之内,断臂男孩需要通过陆路,空路,再陆路的“陆空接力运送”才有可能保住右臂。而要想完成无缝衔接,以最短的时间达到还要涉及到在深夜,两地之间,跨单位,多部门,多人员最高效的通力合作才行。
堵车,飞机晚点,或者某一个环节没有及时配合等等,任何一个因素都有可能让这场生死时速的抢救行动以超时告终,男孩永远失去他的右臂。(以下是当时的新闻截图)
因此,在事后大家复盘该事件之时,都后怕地说,这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这不可能,却被每一个平凡岗位上的平凡工作者们成功的变成了可能。他们的英雄事迹最终被拍成这部电影《平凡英雄》。
而电影又在事件本身的紧急之上,再加一个“疾”
这个“疾”,是疾速的疾,是通过艺术创作手法,让观众疾速入戏,体验到当时的紧急。
因为“真实事件改编”意味着这个改编故事的开端和结尾已经确定,因而对于一部电影来说整个过程是毫无悬念可言的,这一点,观众心里都跟明镜似的。
那怎么才能抓住观众呢?此时运用合理夸张的表现手法,去体现出“急”的节奏变得十分重要,节奏只要稍微一松,观众就容易走神,或者说就会出戏,无法真切地体验当时的紧急感。
而在这一点上《平凡英雄》做得相当到位。从小男孩不幸断臂开始,整个剧情的推动就如同过山车一般,时而极速俯冲,时而缓慢上坡,又好像是在观众的心里装了一枚定时炸弹,每分每秒都让大家的心跟着剧情提到嗓子眼儿,无时无刻地为电影中断臂的小男孩小麦悬着心。
急着送小麦去医院的哥哥把油门踩到底,结果却遇到了摩肩接踵的农贸市场,傻眼了,按喇叭,大声喊,人太多了根本听不见,你说让人着急不着急?
任你油门再踩到底,遇上堵车你有天大的事也一点没辙,想必这一点上大家也深有体会,让人看着手心冒汗,心急如焚!
好不容易赶到机场,通道已经关闭了,最后一架航班已经脱离廊桥,准备起飞,上不去飞机,小麦的胳臂就保不住了。
好在机场的工作人员在迅速通报,而在这时,每一名观众都恨不得一把抢过工作人员的对话机替他汇报!
导演通过合理的改编和安排,让整个剧情推进速度非常快,节奏很紧张,做到了在真实事件之上的急上加“疾”,生死时速一般的艺术升华。以至于观众们喝下一口水,却迟迟没咽,心里一直在替小麦着急,如鲠在喉!
而电影营造出来的紧张感,观众也是能完全感受到的:
所以,急上加“疾”会引爆大家对这部电影的第一个爆点!
爆点二:艺术还原“真实”,改编克制,真上加“珍”
如上所述,本片是由真实事件改编而来的艺术作品,其中最难的在于改编的度,艺术渲染的程度小了便像是纪录片,真实则真实,但缺乏戏剧的张力,电影就会变得平平无奇(仅指电影本身而言)。
反之,如果渲染的力度过猛,就很容易给人“假大空”之感,也就是大家很反感的生硬煽情,换而言之就是失真了!
在这一点上《平凡英雄》则把握得恰到好处,整体观感上真实,紧张,惊心动魄却又水到渠成,没有一处刻意去煽情,让观众们在这个真情实感的故事中深深地体会到了一种最普通,也是最温暖的人性光辉。而且电影的余味悠长,在观看后,也让人对朴实无华的生活,对身边每一位平凡无奇的普通人倍感珍惜。
因此,在改编克制这一点上,我称之为真上加“珍”
取材于真实,艺术地还原真实,高于真实,却又润物无声。
小麦的手臂被拖拉机绞断时,我们看母亲(阿孜古丽·热西提 饰)的反应,几乎是连滚带爬的冲到孩子的身边,仅这一个动作却胜过千言万语,想必全世界的母亲在这一刻都会是这样的反应。
这就是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准确表达,不用语言,不用知道剧情,谁都能看懂并深切地感受到母亲当时的心情,这完全是通过艺术还原的一种真实。有观众评价:
我们再来看,她在去医院的车上抱着小麦时的神情,有焦急,有无奈,还有恳求,一切的情绪又化作止不住的眼泪。
虽然这位母亲的话不多,导演并没有用长篇大论,喋喋不休去表现母亲的急迫,而是用状态让大家感觉到在那个时刻,一位母亲的温暖与坚强是多么的强大,不少观众被母亲这份真切无比的舐犊之情感动得频频抽出纸巾。
在替小麦担心的同时,又有多少人想起了自己的母亲对我们的疼爱,又是高级的真上加“珍”,让大家在体验到真实事件之上,达到共情,珍惜当下。
其实这样的情景电影里还有很多,在这里就不一一举例,大家到影院中能更真切的感受和感动。难怪有观众准确的说:
8小时生死时速,银幕内外紧张与泪水联动
大家自己体会,真上加“珍”,会不会是引爆电影的第二个爆点。
爆点三:从几个人到几十人,众人拾柴,暖上加“烫”
本片导演陈国辉在幕后特辑中说过一句话,他说,这八个小时里,只要有一个人或者一个环节不配合,小孩肯定救不了!
不得不说,作为本片的导演,对于事件的思考,挖掘,再转化成电影,对于核心简直是一语中的。
电影从小麦受伤开始,到及时躺在手术台上接受医治。没有热心群众,交警部门,机场,航司,地勤,机组,医院,乃至空军的密切配合,就没有这个故事。
换句话说,电影中的所有问题都是普通人去解决的。
车被堵在农贸市场,此时站出来的是一位新疆大叔,了解情况的他指挥商户挪摊位,行人避让,很快群众及时打开一个“生命通道”为小麦节省了时间。
遇到堵车,是英姿飒爽的女骑警(古力娜扎 饰)及时上报至交通指挥中心,群众的自觉在此刻被公务系统的高效和为民接手,骑警开道,120急救车赶来,指挥中心保证畅通,用最快的时间把小麦送到医院。
赶到医院,抉择最佳治疗方案后,哥哥决定带小麦前往乌鲁木齐接臂,可到了机场,飞往乌鲁木齐的最后一架航班已经脱离廊桥,准备开上跑道。
这时和田机场的总经理唐伟(林永健 饰)在了解情况后一刻也没敢耽搁,及时将信息传达到南航各有关部门,信息经过层层转达。
这里也让我们看一下当时飞机重新滑回廊桥,二次开门的真实监控画面。飞机23点42分被牵引出廊桥,23点49分飞机返回停机位重新连接廊桥,至小麦登机,飞机于0点9分重新起飞,整个过程仅用了28分钟!(以下是新闻播出的真实监控画面)
这为小麦节省了时间,就这样,一场暖心的接力赛也开始:
从几个人,到几十人,一棒一棒的传递起来,众人拾柴,暖上加“烫”
暖在真实事件中不断传递,滚“烫”的心也在电影中展开。
电影让我们看到了,在每一个岗位上的每一位平凡工作者都在接力和竭力的为小麦争分夺秒。他们每一环节也许争取到的时间不多,但是汇聚到一起,就是为最后一站,等待为小麦做手术的医生林立(冯绍峰 饰)挤出了宝贵的时间。
其实除了他们之外,还有许许多多的人也都参与到了这一次暖心接力中。
而这一切的情节设计又都是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说,只有每个人拥有一颗滚烫的心,才会暖到每一个急需帮助的人!
在现实中的成功是因为每一个平凡岗位上的每一名平凡劳动者,在这一事件中都将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到了最极致,才不愧被称之为——平凡英雄!
这样真实反映出平凡英雄的电影,也是我认为它会成为引爆国庆档的绝对王炸。
关键词: 急上加疾 真上加珍 暖上加烫 必将引爆平凡英雄的口碑